近年,訪港內地旅客的消費模式有所改變,由之前「買買買」鍾情於購物,轉變為體驗「深度遊」、自然景點郊遊、打卡網紅小巷小店、追求創新產品或體驗。旅客消費模式出現變化,然而不少本地商戶仍未跟隨改變銷售策略,所售賣的產品同質性高,缺乏特色,是生意欠佳的主因。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下午前往廟街訪察,部分檔位將貨品擺齊販賣,商戶均表示生意平平。何以同一條街,有的生意火熱,有的卻極其淡靜?仔細觀察,「拍烏蠅」的攤檔大多售賣行李箱、印有「I LOVE HK」字眼的衣服或手袋等紀念品、有中文字眼的摺扇、動漫人物掛飾等,這些產品與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設計,區別不大。

記者再往前走,開始發現不同攤檔售賣的產品十分類近,甚至在不同內地電商平臺也有售。這條街後半部也因為商戶售賣的產品同質性高,旅客變得疏落,不少人已轉頭離開。

在銷售渠道繁多的今天,香港零售業的競爭對手不限於本地,還有內地、海外,旅客來到香港眼見有些產品,內地地攤、電商平臺也有售,哪會浪費行李箱空間,在港購買?更何況有些售價比內地貴。

對有香港業界人士表示,旅客只能帶旺傳統旅遊區,其他地區未能受惠。有內地旅客坦言,不是他們對旅遊區情有獨鍾,而是香港旅遊資訊未夠全面,對其他地區的旅遊資訊一知半解,建議政府加強宣傳,否則作為外地旅客只有在個別區域遊走,未能體驗香港地道文化。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