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產學研合作提速 「深港穗科技集群」全球創新指數連年居前
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先進增材製造實驗室裏,陳模軍教授正帶領團隊進行微納米級3D打印技術的精密實驗。作為一名「90後」教授,陳模軍的科研之路有著鮮明的大灣區特色。從香港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隨後於2022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在微納米級3D打印這一涉及交叉學科合作的高精尖領域,陳模軍不僅從零開始成功搭建了實驗室,還與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多所高校的科研人員密切合作,期望為半導體材料的加工開闢新的路徑。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明確提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如今,粵港澳大灣區擁有超過6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多所全球排名前50位的大學,「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4年位居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第二名。
陳模軍的選擇反映了越來越多國際人才流入粵港澳大灣區的趨勢。他坦言,要吸引全球頂尖的教授回流並不容易,因為他們往往在海外已經建立了成熟的實驗室和科研團隊。除非提供非常優厚的條件,否則很難打動他們。「開放的科研環境、豐富的物質條件,以及對科研人員獨立性的尊重,這些都是吸引國際人才的關鍵。」他說。
●香港文匯報記者 盧靜怡、李望賢 廣州、深圳報道
「當時我從港大畢業,內地有不少高校來找我,但我最後選擇了港科大(廣州),一是我已經習慣嶺南的氣候;二是這裏開放自由的學術氛圍更適合做獨立研究。」陳模軍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他剛畢業時,內地許多高校都看中他的學術潛力,但港科大(廣州)靈活的科研政策更具吸引力。「這在很多內地高校是很難實現的。」
人員流動經費過河更便捷
「微納米級別的3D打印本身就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研究,大學之間的跨界合作也非常頻繁。」陳模軍表示,自加入港科大(廣州)並建立實驗室以來,他發現內地的跨境合作機會比在香港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時多了數倍。
跨境科研合作涉及多個環節,包括人員流動、研究樣品、儀器設備、實驗數據以及科研經費的跨境流轉。「如果以100分為滿分,單論人員流動,我給大灣區打90分以上。」陳模軍特別提到,大灣區的人才流動政策和便捷的交通設施,為他們的跨境合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這是花生的種子,這邊還有丹參等植物的幼苗。」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的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圳基地,于為常熟練地從冰櫃中拿出一盒花生種子,放進實驗臺,「通過基因槍,可以把一些DNA打進這些種子裏。」這是實驗室裏經常進行的基因編輯實驗。
在這裏,于為常在全球首創花生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出了多個高油酸花生新品種。其中「深花1號」和「深花2號」,具有產量高、出油率高、油酸含量高等特點,是廣東省最早育成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種,提煉出的高油酸花生油保質期是普通花生油的5倍。
2007年,于為常從美國歸國,加入香港中文大學的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希望通過在香港的前沿生物技術研究,自主培育農作物,在內地推廣。在于為常看來,香港吸引高端科創人才的核心優勢就在於國際化,「在香港做研究跟在國外感覺沒什麼不同。」
伴隨著深港產學研合作的發展浪潮,香港各大高校承接國家研究項目,礙於科研基金無法過河,於是紛紛謀求北上設立研究院,並推廣技術轉化。2010年起,位於南山的虛擬大學園,聚集了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6所高校的產學研大樓,深港產學研合作的大幕由此拉開。
深成港高校技術轉化首選
于為常2011年作為深圳市孔雀計劃創新團隊核心成員被引進深圳,來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組建實驗室。2018年創建中佳源物種(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基因編輯技術等技術研發、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和推廣等,目前已在內地多地推廣種植自主研發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種。
從香港科技大學來到深圳而迅速成長的大疆無人機,令外界看到了深港產學研合作的巨大潛力。在距離深圳灣口岸約10分鐘車程的幾所港校產學研大樓,自然成為不少香港先進技術邁向市場化的孵化搖籃。其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眾創中心自2018年成立,累計吸引約90個高科技創業項目及團隊入駐。
港發揮對接國際市場優勢
于為常認為,就科創領域而言,香港對人才有較大吸引力,但較為缺乏大型企業。包括深圳在內的大灣區內地城市,擁有諸多科技「大廠」,可以為人才提供施展空間。香港若能持續深化其國際化優勢,則可以為人才及其創業項目對接國際市場的便捷路徑,提供另一舞臺。
于為常坦言,公司在育種方面會繼續扎根深圳輻射內地,未來會嘗試提供先進科技服務,則會考慮從香港對接國際市場。
「讓種業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從源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助力中國從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這一直是我們這一代科學家的夢想。」把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這是于為常的夢想,也是大灣區創科人的共同夢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