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昔日學習撰寫廣播劇時,導師教導我們劇本是一劇之本,是舞臺演出的基礎和依據。當年年少無知,把導師的說話捧成金科玉律。其後,有機會接觸中西戲劇,才知道部分學者研究出最初戲劇演出應是沒有劇本的。以我國戲曲為例,長沙理工大學中文系教授鄭劭榮在《中國戲劇的無形劇本》一文便就戲曲無劇本的歷史作了扼要的論述。

在中國戲劇史上,劇本與演出形成內在關聯,以文學劇本為主導的表演體制的出現,其實是比較晚近的事情。宋朝以前的戲劇估計均無文字記錄本。南戲是中國戲曲史上第一種成熟的戲曲。據俞為民研究,南戲的原始文本並非今天看到的《張協狀元》這樣完整的文字演出本,而只是一個梗概式的表演提綱,在此基礎上演變為舞臺記錄本和文學讀本。元代是我國戲劇史上首次大量產生書面劇本的時代,以劇本、劇作家為中心的戲劇體制開始形成。實際上,元代伶人不只是被動接受劇作家的文學劇本,他們廣泛參與了劇目的舞臺創作。伶人編劇方式與劇作家的案頭創作不同,它採取口頭編創的方式,通過舞臺表演來完成作品。元雜劇文本雖經後人不斷整理加工,依然殘留有提綱戲的某些痕跡。諸如詩詞韻語的因襲套用、即興插科打諢、關目情節的相互蹈襲,以及插入表演片段等。

明清傳奇史背後,亦潛藏著一部深厚的口頭創作史。明嘉靖抄本《琵琶記》、成化本《白兔記》、宣德抄本《劉希必金釵記》及清乾隆年間折子戲選集《綴白裘》等演出本為考察當時的舞臺實貌提供了重要線索。此類文本清晰表明,伶人在舞臺上並非照本宣科,他們依託文學劇本,即興穿插、增添、改換或刪減賓白科諢,插演各類戲耍雜藝;常運用套演、因襲的手法,以陳詞熟套來即興編詞。明清舞臺本與口頭文學水乳交融,戲詞中隨處可見格言、諺語、民歌、民謠等。考察劇本中的文字符號,其口頭性也非常明顯,如戲詞中存在許多方言俗語、錯別字、同音字和各種替代性符號。顯而易見,一些傳奇劇本可能並非錄自僅供閱讀的案頭文本,而是直接錄自演員的口頭。

清代至民國初期,口頭劇本進入了十分繁盛的時代。各地方戲在其產生、發展和成熟過程中,無論是大劇種還是民間小戲,不管是真人扮演的戲劇還是影戲、木偶戲,亦無論是漢族戲劇還是少數民族戲劇,大多經歷了即興演劇的階段,尤其在劇種興起之初,多以提綱戲為發展的起點。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