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 香港銳意發展低空經濟,惟無人機操作往往受限於多種不可抗力的環境因素。香港信息安全學院院長龐博文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無人機最忌干擾,例如太陽會不定期發生太陽閃焰,產生能量巨大的X射線和紫外線輻射,到達地球後會對所有電子設施產生不同程度的干擾,即是電離層干擾。
他解釋,太陽閃焰發生的頻率隨著平均11年的活動周期變動,從太陽活躍期的一天數個閃焰,到寧靜期的一星期不到一個,影響電子設施的大閃焰出現頻率,遠低於小閃焰。「各國的衛星氣象中心都能根據觀測到的閃焰,預測到達地球的時間,以及影響的區域。」
無論是內地的衛星氣象中心還是美國的NOAA,都只能大致描述電離層干擾覆蓋範圍,但範圍內每個區域的強度都可以相差頗大,變化無法預測,需要現場進行勘察。
過去3天,港島區晚上9時均受到高強度電離層干擾,「這實在很罕見,例如用手機時突然有雜音干擾,而走幾步干擾就消失,只是市民不知道這是電離層干擾作怪。」
那麼未來發展低空經濟,例如空中的士等,局限性豈不是極受電離層干擾?龐博文表示無需過慮:「工業無人機、軍用無人機體積大,可以安裝更多安全設備,抗電離層干擾能力強好多。而且單飛和群飛受干擾的風險相差很大,例如單飛的工業無人機受干擾後略偏離幾十厘米,會有其他技術快速調整,不會有什麼風險。而上千架表演用群飛無人機,在很狹窄空間快速飛行組成圖案,零點幾秒內、誤差幾厘米就會連環相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