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電動車躋身世界前沿 多項先進技術與發達國看齊

香港文匯報訊 中國近年的科技發展成就令人矚目。美國智庫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上月中發布報告顯示,在其一項為期20個月、涵蓋10個先進技術領域的最新調查中,中國在核能和電動汽車領域已躋身世界前沿,在多項先進技術領域亦與發達國家看齊。報告指出,得益於中國政府制訂的科技政策與成本優勢,中國有望成為高科技領域創新引領者,愈來愈多的中企享譽全球。

ITIF的調查分析44間中國企業,涵蓋機械人、化學材料、核能、半導體、顯示技術、電動汽車及電池、人工智能(AI)、量子計算機、生物製藥和機床合共10個領域。報告指出在未來10年,中國可能在這些領域中多數的關鍵技術上,超越歐美國家,「我們發現中國企業在創新領域正在迎頭趕上,且它們的努力規模相當巨大。」

重教育增投入 實現科創轉型

報告指出,西方國家長期將中國視作「創新科技模仿者」,輕視中國作為製造業中心的崛起,然而中國已實現科技創新轉型。中國政府重視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教育,建立世界級研究機構和工業技術園區,提供充裕科研資金和稅務優惠,鼓勵公司合作,「中國的創新科技支持政策在短時間內,將其推向世界一流水平。」

中國的創新科技成就,在學術和專利方面可見一斑,例如2012年,中國發表約33萬篇關鍵技術領域論文,美國同年發表逾43萬篇。不過到2016年,中國發表的論文數目已達90萬篇,超過美國。2020年,中國在美國專利商標局授予的專利數目中,排名全球第3,僅次於美國和日本,意味中國的創新投入持續轉化為優質產出。

在具體領域,ITIF分析,中國是全球核反應堆技術的領先者,過去10年開發的核反應堆,超過美國過去30年部署的數目。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是全球最大電動汽車製造及銷售商,掌握電動汽車電池先進技術。在國防及醫療設備應用的傳統芯片上,中國今年新增的芯片產能,超過全球其他國家同期總和。

量子運算生物製藥等快速追趕

ITIF也指出,中國在部分領域的科技水平與全球領先者存在差距,例如量子運算、機械人、生物製藥及化工等,不過中國在這些領域正快速追趕。例如生物製藥行業,中國的生物技術相關科學出版物的數目和質素都有提升,在中國進行的新藥臨床試驗也在增加。

報告強調,未來10年至20年間,中國可能會在多數先進產業中躋身領先地位,或非常接近全球創新前沿,「在新一波創新浪潮中,如果中國的創新進度能夠領先美國及其盟友,那麼其發揮自身潛力,成為全球新的創新中心的機會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