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4級百米蝶泳摘銀 為港隊取得今屆首面獎牌
巴黎殘疾人奧運會首個比賽日,港隊泳手陳睿琳游出1分03秒70個人最佳時間破亞洲紀錄,勇奪女子智障組別S14級100米蝶泳銀牌,為香港取得今屆首面獎牌。賽後她感觸落淚指,感激身邊人助走出自我懷疑低潮:「證明努力是有成果的。」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葉詩敏
年僅20歲的陳睿琳在巴黎奧運出戰5項賽事,她在周四首項的S14級女子100米蝶泳,於決賽以29.61秒第3名轉池,惟憑凌厲後勁力追至第2位,雖然未能追上最終游出1分03秒00打破世界紀錄奪金的英國泳手馬絲姬爾,港將仍以1分03秒70刷新個人保持的亞洲紀錄,勇奪銀牌。她同時獲得「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獎金港幣75萬元,以作鼓勵。
感激身邊人一直支持
陳睿琳上屆以17歲之齡首戰東京殘奧會,是當屆港隊最年輕代表。她在去屆東京殘奧會以0.15秒之差屈居第4名無緣獎牌,這天終贏得生涯首面奧運獎牌,背後是無人知曉的壓力和努力。她回想由去年世錦賽封后開始,直到最近3個月的備戰期,禁不住落下淚來:「過去三個月,我一直跟教練團隊商討如何做得更好,當中也曾懷疑自己,但我真的很努力很努力訓練……」她感激身邊人一直支持她,特別是教練團隊,令她擺脫去屆東京殘奧得第4名的遺憾,一步一步踏上殘奧頒獎臺:「上屆我覺得自己最後還未用盡體力,今場頭75米游得好好,最後也感到自己用盡所有力氣去衝。」
陳睿琳站上頒獎臺時喜極而泣:「同金牌仍差一段距離,但來得這裏,同自己講要享受比賽。」她賽後回顧過去一年備戰,感激身邊一直支持她的人,特別是母親無條件的愛,是她的推動力。
陳睿琳的游泳故事從她10歲開始,小時候的她因氣管不太好經常呆在家裏,眼見哥哥和姐姐都參加學校的游泳暑期班,媽媽便向老師請求讓睿琳也加入,在老師允許下便開始接觸運動,展開了游泳篇章。暑假結束後,她回到特殊學校加入了泳隊,逐漸參與游泳比賽,更被發掘出其游泳天分,獲香港智障人士體育協會招納入隊。
周六戰二百米自由泳
早在這面殘奧銀牌前,陳睿琳已展現其潛力,於2018年雅加達亞殘運女子S14級100米蝶泳中,以破亞洲紀錄時間奪金。小妮子比一般人付出更多努力與汗水,其母親亦一直給予支持和鼓勵,讓她能游出世界。陳睿琳曾指母親無條件的愛是她的推動力,當她遇到困難或情緒問題時,媽媽與教練便是她的傾訴對象。特別是剛開始訓練時,每次都要去不同的泳池練習,陳睿琳媽媽都會耐心地帶她到不同的訓練場地,一直陪伴在側。
陳睿琳將在周六再度登場出戰200米自由泳,盡情享受殘奧舞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