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遙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對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總體方向,確立了中國未來綠色發展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原則。《意見》進一步細化了三中全會相關內容,提出具體的實施路徑和政策措施,以確保綠色轉型的順利推進。兩者相輔相成,展示了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積極態度和堅定決心。
《意見》中提到,「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中國在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方面優勢顯著。一是數字經濟基礎龐大。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近年來快速發展,為綠色轉型提供技術支持和創新動力,助推數字化和綠色化深度融合。二是相關領域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應用成效顯著。中國在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上具備一定先發優勢,為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和產業基礎。
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
但也要看到,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仍存在認識與實踐矛盾。認識層面,不是所有數字化場景都有助於節能降碳,過度數字化也會導致能耗增加。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預計至2050年,支持ICT(信息與通信技術)發展所需的關鍵礦石,如石墨、鋰和鈷的開採量可增加近500%,這會導致更高能源消耗和潛在環境破壞。
實踐層面,一是數字產業綠色化不足,數字基礎設施碳排放壓力大。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21年,中國各地區數據中心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1.35億噸,到2030年將超過2億噸,成為中國經濟體系第一大碳排放源,數字基礎設施普及推廣將導致碳排放壓力持續增加。
二是數字技術支持減排降碳有限,數字化減碳能力有待提升。儘管中國數字技術發展迅速,但總體看,企業和個人在節能和降低碳排放方面的數字技術應用仍然有限。究其根本原因,多數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仍面臨技術、成本和培訓等障礙,限制了數字減碳的應用效果。
中國應加速推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也要避免「一刀切」對產業結構、經濟結構等方面的傷害;還應積極培育綠色低碳導向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促進綠色低碳經濟的全面發展,通過政策引導、技術創新和市場機制等手段,推動綠色低碳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
筆者認為,在發展綠色低碳產業進程中,新質生產力成為關鍵驅動力和核心要素。新質生產力以創新、高效、高質量特徵,能夠為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產業基礎,與之高度相符的產業,將成為中國綠色低碳產業的重點布局方向。
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
此外,三中全會提到「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意見》中提到「豐富綠色轉型金融工具」。作為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綠色金融可通過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對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起到關鍵支持。
生態保護修復工作不僅僅是環境的改善,更是發展生產力、轉變生產方式的重要體現。因此,需要持續推進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相互銜接。近年來,中國圍繞轉型金融已展開深度研究和布局,中國人民銀行持續加大轉型金融標準研究制定力度,組織開展建築、建材、鋼鐵、煤電、農業等領域研究,目前已初步明確轉型金融的基本原則。
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生態保護修復,一要推動更高水平的環境信息披露與評估,實現信息的高透明度和數據質量的有效驗證,發揮市場對環境資源配置作用,同時,全面提高環境意識、改進環境行為。
二要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金融行業應首先推動建立衡量投融資項目生物多樣性影響的效益評估體系,研究制定生物多樣性細化指標;同時創新生物多樣性相關金融工具與服務,形成成熟、豐富、多維的金融產品體系,拓寬生物多樣性保護資金來源渠道;也要重視強化生物多樣性相關金融風險管理,將生物多樣性納入金融機構自身業務管理框架,強化風險防控。
三是繼續推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與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地方政府與金融機構應注重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遵從綠色金融發展的內在邏輯,並將其與當地產業發展特色及經濟發展階段緊密結合,探索本土化的綠色金融發展路徑,穩步推進氣候投融資創新,推動綠色金融與經濟產業、生態環境、生活方式融合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