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各種地方戲曲數以百種,但除了昆曲等極少數劇種,他們最早都是以一種特殊的「幕表」方式存活於舞臺。各劇種對「幕表」稱謂不一,「幕表戲」、「提綱戲」、「搭橋戲」、「水戲」等等,京劇謂之為「鑽鍋」。民間稱沒有劇本或並不需要完全按劇本的演出為路頭戲,可能是由於它可以在田間路頭演出。
彭林剛在其撰寫的《揭秘「幕表戲」》一文裏指出幕表戲這種表演形式在中國由來已久。漢唐時期的「角抵戲」就是即興表演的一種,至宋元時期的南戲、雜劇有了固定的腳本,但賓白等部分還是允許演員現場編詞、即興創作。但無論戲曲如何發展,許多劇種堅持著「幕表」常態演出形式,如揚劇、錫劇、淮劇、黃梅戲等,「幕表」通常還與「連臺本戲」在一起演出。新中國成立以後,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三改」運動,演出的形式逐步向劇本制過渡。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除了一些民間團體,所有劇種的正規演出徹底放棄「幕表」改為劇本制及導演制。五十年代初開始,揚劇回應國家號召,積極全面地進行劇種改造變革。1951年上海藝宣揚劇團演出的《紂王與妲己》(顧玉君主演)、鎮江市金星揚劇團演出的《信陵公子》(金運貴主演),1953年南京市實驗揚劇團演出的《秦香蓮》(房竹君主演)率先實現了劇本制。江蘇省揚劇團從1953年建團之初的第一齣大戲《白蛇傳》(華素琴主演)即實行了劇本制。至五十年代中後期,揚劇除少部分縣(區)級劇團及民營劇團仍然堅持「幕表戲」演出,省、市揚劇團已經全面實行劇本制。揚劇名家高玉卿加入國營揚劇團,因為演戲的機會銳減,一度到揚劇小戲班偷偷唱幕表戲,後來被人揭發受到公開嚴厲地批評,從此寡歡無語,不久竟然便鬱鬱而終。「文革」期間,私家戲班被全面清除乾淨,「幕表戲」亦隨之滅亡。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隨著古裝戲的全面解禁,尤其是民營戲班再次進入演出市場之後,揚劇「幕表戲」猶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再次充滿生命活力。當時僅南京就有夫子廟泮宮、下關文化館、建鄴文化館以及鼓樓、棲霞等場所有固定的揚劇「幕表戲」演出,且日夜兩場戲,長年無休。印象深刻的是建鄴區文化館(四館),曾經以一齣幕表連臺本戲《唐明皇遊月宮》,此年中秋一直演至彼年中秋,整整一年中途不換戲。 ◆文︰葉世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