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招(JUPAS)昨日放榜,超過15,000人獲院校取錄,佔申請人數大約四成。除了聯招之外,也有應屆高中畢業生循其他渠道,包括透過學生運動員計劃入讀本港大學。近年香港運動健兒在奧運等國際性體育賽事取得佳績,揚威海外,為港爭光,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是重要原因之一。專業運動員大都需要自年幼時就開始接受持久訓練,為使他們具備足夠知識和技能應付退役後的事業發展,特區政府、教育界宜為專業運動員提供適切學業支援,令運動員可以兼顧體育與學業雙軌發展,為未來更好人生發展打好基礎,促進本港體育事業更健康蓬勃發展。

在聯招放榜日,香港大學公布透過「頂尖運動員計劃」及「精英運動員推薦計劃」,分別錄取8名及15名運動員,其中一名獲錄取的運動員入讀被視為「神科」的醫學院。港大積極招收在體育領域有傑出成就的學生,有示範作用,鼓勵其他院校錄取更多精英運動員,為運動員提供更好的出路。

教資會預留了1億元撥款以供教資會資助大學在2022至2025三年期推行學生運動員計劃。每所大學於每學年獲撥款100萬元作中央支援及按每名學生運動員再獲增撥15萬元作個別支援。近年特區政府重視、支援運動員,本港大學對運動員學生作出適當照顧值得肯定。不過,對於運動員來說,到入讀大學的年紀時,已屬資深運動員,不少更已進入退役階段。

本次港大招收的運動員學生,以及江旻憓、何詩蓓等奧運得獎者,不論體育還是學業成績都相當優秀。然而在本港現役運動員之中,「文武雙全」者畢竟是鳳毛麟角。大部分現役運動員為了全力投身訓練和比賽,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用於學業的時間會比其他學生少,如果要求他們的學習進度和成果追上其他同學,未免不太現實。現役運動員難以兼顧學業,甚至無奈放棄學業,對他們在結束運動員生涯後的前景就會構成負面影響。

因此,要更吸引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運動員,應在更早時期例如在中學階段就要提供必要的學業支援,為青少年現役運動員創造更有利兼顧學業的環境,令他們離開賽場後有足夠的知識和技能,能夠立足社會,打開人生新篇章,無須為生計擔憂。

曾經培養出張家朗、黃鎮廷、劉慕裳等精英運動員的林大輝中學,注重培養對運動有濃厚興趣及潛能的學生,學生入學後經過摸索選定專注一項運動後,由專業教練指導,引導學生走專業路線;同時該校與香港體育學院共同設計課程,早上在學校學習文化課,午餐後由專車接送前往體院訓練,之後便在體院休息,直到第二日早上再回到學校上課。

該校校監林大輝指出,若然是有天賦的學生,會提供特別的課程和訓練方法去發掘他們的潛能;特別是學校與體院發展出「夥伴合作計劃」之後,可以令學生兼顧學業的同時,平衡自身的運動發展,達到雙軌發展。相信這就是該校獲更多種子學生,以及學生、校友取得更高成就的主因。經過多年耕耘,該校學生陸續在體育賽場展露鋒芒,為香港培養、輸送不少傑出運動員,其成功經驗值得重視和推廣。

能夠令整體運動員都可兼顧上運動和學業,無後顧之憂,才可讓他們集中精力進行訓練和準備比賽,創出更好的成績,也能驅動家長放心讓有運動潛質的子女投身體育,使香港體育界發掘培養更多人才,把體育事業薪火相傳,實現長遠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