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上文跟大家聊了我和我公公的芝士故事,有朋友說讀來有趣,詢問是否還有下文。我對芝士的認識只是皮毛,不過,大家對我文中介紹的「北京奶酪」很有興趣。要說馳名京都的北京奶酪,是老北京人的心頭好,早有一位文豪大家寫過一篇題為《酪》的文章,不僅把奶酪的那點事兒寫得趣味盎然、活靈活現,還在文中附上了奶酪的製作方法。這位大才子對奶酪有多喜好,才會不吝筆墨專文記敘,為我們留下一段奶酪的往事記憶。心水清的朋友可能已經知道我說的是哪位了,他就是中國現當代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梁實秋。
梁實秋先生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而且是中國第一位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中文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第一人。我作為戲劇人,學習和研究莎翁的作品是必修課。從幼年時,踮起腳從家裏書架上,拿到第一本莎士比亞戲劇全集開始,梁先生就是我的第一位老師了。後來又讀了先生的許多散文著作,很喜歡。而先生的美食散文集《雅舍談吃》,更是我的寶貝,放在書架上顯要位置,閒時讀一篇,感覺是要趕快放下筆去買菜煮飯,一旦戲裏寫到主角要吃香喝辣的時候,也得把梁大師的書找出來,從他的美食美文裏找靈感。
說回奶酪。梁先生寫的《酪》一文,把北京奶酪的故事講得太好,現在互聯網很方便,朋友們上網搜便可一睹為快。還是講回我與奶酪的故事。北京現在難覓正宗的古早味道奶酪,實在比酸奶好吃,在香港根本沒有北京奶酪。北京奶酪是種一吃上癮的小食,買不到,就想辦法自己製作。牛乳食品,尤其北方的做法大同小異,沒有什麼特別和複雜的工序,可真到自己上手,才知道困難之處。打聽了多個配方,試了多種方法,都是技到味不到,難道沒有當年清宮裏的秘方,真的做不成?梁先生到了美國,想念北方故土,更想念吃不到的北京食物。一次偶然在女兒文薔家裏喝到了「酪」,原來她那外國長大的千金,也愛幼年時吃過的北京奶酪。先生大喜,馬上照辦試做。自製的酪是採用外國材料,火候、溫度自不必說,最要緊是那個「凝乳片」,不是宮裏的,是美國的。我也照辦煮碗,居然成功了,確如先生所言,未達原味,但已有八九成相似。此時一勺奶酪入口,雖不敢說和北平的酪媲美,至少慰情聊勝於無。時空交錯間,竟與先生共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