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12日,在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陳斌華回應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相關提問時表示,賴清德當局企圖通過WTO機制來商談解決ECFA相關問題,目的是將臺灣問題「國際化」,包藏的是「臺獨」禍心。「我們的態度很明確,此路不通。」
近來,大陸方面決定進一步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有記者提問指出,島內輿論稱,這是賴清德「5·20」言論向「獨」派靠攏引發的後續連鎖效應,受傷害的都是臺灣民眾、好商品及商業。對此,陳斌華表示認同。「他們說出了廣大臺灣同胞的共同心聲,也表明ECFA本來就是一份嘉惠臺灣、造福臺胞的好協議。」他說,臺方享受的ECFA早收產品關稅減免遠大於大陸方面。賴清德當局如果不知止,繼續在「臺獨」邪路上冒進,必將給臺灣民眾、商品、商業帶來更大傷害。
協議都是「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的
對於民進黨當局試圖淡化島內相關業者擔憂和對當局不滿,稱後續衝擊在「可控範圍內」,陳斌華則表示,衝擊是否可控,島內相關業者最有感受也最有發言權,而不是民進黨當局空嘴薄舌所能遮掩的。民進黨當局既然不希望中止ECFA,就應改變謀「獨」挑釁做法,消除對大陸的貿易壁壘,恢復擴大兩岸經濟正常交流合作。
陳斌華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協商的政治基礎,包括ECFA在內的23項兩岸協議都是在「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上簽署的。
ECFA特殊安排體現「兩岸一家親」
陳斌華說,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基本原則為非歧視原則,雙方簽署ECFA,推動兩岸貿易自由化,本應在兩岸貿易正常化的基礎上進行,但考慮到兩岸都是一家人,為使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率先享受到ECFA利益,我們同意在臺當局還限制大陸2,000多種農工產品輸入的非正常、歧視狀況下,同時推進正常化、自由化進程,先實施早期收穫計劃,且考慮雙方的經濟條件,我們未要求在實施早期收穫計劃時,雙方早收產品在數量、貿易額等方面對等。這樣的特殊安排,充分體現我們始終秉持和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他質疑道,「如果一切本著世貿組織規則,怎麼可能有這項對臺單方讓利的好協議?」
臺單方面限制陸2500多項產品輸入
陳斌華還指出,依照世貿組織規則,臺灣地區應解除對大陸相關貿易限制。在世貿組織歷次涉臺貿易政策審議中,秘書處報告對此均有提及,大陸方面也在發言中明確表達關注,敦促臺灣方面履行世貿承諾,修改不合規措施。但民進黨當局至今仍對大陸採取歧視性貿易政策,仍單方面限制大陸2,500多項產品輸入。
與ECFA有關問題由兩岸協商解決
陳斌華強調,民進黨當局是兩岸貿易的麻煩製造者,也是導致ECFA早收商品關稅減免一再被中止的始作俑者。與ECFA有關的任何問題只能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由兩岸協商解決。
陳斌華提到,ECFA生效實施以來,給兩岸業界特別是臺灣相關業界和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截至2023年底,臺灣企業享受了累計超過90億美元的關稅減免。事實早已證明,ECFA是一項造福臺灣同胞的好協議。
回應臺海其他熱點問題
針對大陸男子駕駛小艇進入臺灣淡水河口
國臺辦回應:這純屬他的個人行為。民進黨當局沒有必要草木皆兵,煞有介事進行政治操弄。該名男子回到大陸後,我們會依照相關規定對其進行處罰。
針對英偉達CEO黃仁勳日前到臺灣訪問時稱「臺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之一」
國臺辦回應: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歷史經緯清晰、法理事實清楚。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後更不可能是。這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國際關係基本常識。希望他好好補補課。
針對美、日、韓國防部長強調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同意新設涵蓋多領域的聯合軍事演習」等言論
國臺辦回應:美方不斷拉攏一些國家對「臺灣海峽和平穩定」表達所謂「關切」,其本質是為干涉中國內政、插手臺灣問題找藉口。破壞臺海和平穩定的元兇恰恰是民進黨當局不斷謀「獨」挑釁以及某些外部勢力干涉動作頻頻。有關國家如果真的希望臺海和平穩定,就應該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旗幟鮮明反對「臺獨」。
針對大陸演員胡歌12日赴臺參加文藝交流活動
國臺辦回應:這將為兩岸青年朋友提供一個難得的交流機會。「寶總到寶島」是兩岸同胞喜聞樂見的好事。我們樂見更多臺灣影迷、劇迷能夠見到他們喜歡的大陸演員。
針對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並返回軌道在海峽兩岸引發熱議
國臺辦回應:這是中國外空探索的歷史性一步,也是人類和平利用外空的歷史性一步,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榮耀。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們的前方是宇宙蒼穹,我們的航天器、飛天夢將飛得更高更遠,為兩岸中國人帶來更多的感動和榮耀。
針對原定6月10日出發的福州赴馬祖踩線團臨時叫停
國臺辦回應:由於今年福州市在端午節期間將舉辦重要節慶活動,該活動日期與福州旅遊協會考察團的原計劃行程衝突,故決定赴馬祖考察活動延期舉行。具體日期確定後會通知臺方。我們一貫支持包括兩岸旅遊在內的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樂觀其成。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
評論